本帖最后由 ━╋范儿十足 于 3月12号 15:24 编辑
本人的考研历程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像学弟学妹一样着手准备考研,在网上找各种经验贴和相关信息,在考研方面也是一个小白,对这对那都充满了未知和好奇。到今天录取结果出来,一切尘埃落定,我犹豫了几分钟,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考上了。好在,这几个月所有的所有都值得了。
在这里必须要感谢鹿鸣考研论坛当初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没有它,可能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在我最迷茫最无措的时候,是鹿鸣考研论坛给我指明了方向,才会让我成功上岸。所以,我想把我的考研之路写下来,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论坛还给了非常优厚的稿费,两全其美。嘿嘿),希望你们也能像我当初一样,迷茫了就来这里看看,或许我的些许经验真的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呢。下面,言归正传。
考研是一场耐力战,最关键自己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要过于相信别人会帮你,尤其是文学的老师,他们脾气古怪,最讨厌的就是关系户,最不听领导话。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即使你再铁的关系,也抵不过的自己的真才实学。聪明的孩子也不要被所谓的关系户吓到,在考虑到自身实力,恰当的选择合适的学校,我也希望你们有一颗勇敢的心,去为了梦想拼一拼。
其实,我个人觉得考研战线不必拉的太长,看到你们有的人现在就已经开始了,稍微有点担心。一鼓作气,都是再而衰,三而竭的。如果,现在就是倒计时了,全力以赴地准备考研,那么复习到后期,就很疲惫了。呈现的状态就是,拿起书,看到一个知识点觉得自己对这个知识点了如指掌就匆匆掠过。到了考场上拿到试卷的时候,只是觉得题目很熟悉,可是具体的知识就记不清楚了。我今年就是这样的,觉得很遗憾。希望大家现在仅仅是在手机信息,就像在大海中划船一样,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把方向找准,以及把必备的工具准备好。这个寒假也希望大家能够开开心心地度过,不要让考研这件事束缚了你。七月之前把所有的书看几遍,八月份甚至九月再背诵也不迟。
然后就是不要把考研这件事看的太重,如果把考研看得太重,把考研当做你生活中的全部,那么你的心理状态就会在持续紧张的一种状态。一旦有其他的事情需要你去完成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排斥,从而会消极怠慢一些事情。大四的上学期还是有课的,在专业课上看考研书目,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疯狂背书,这真的是得不偿失的。真的,大家的专业课在考研的过程中都是很有用的。老师的点播,比自己看书有效得多。
最重要的是,每天看一点专业课对于思维的连贯性是很有用的。到了期末疯狂背书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是没有时间看专业课的。我就是在大四上学期的西方文论上看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的时候,西方文论本身又难理解,我又没有听过课,用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准备好这门考试,考研的科目也没有来得及看。希望大家要重视考研,但是不要把考研看得太重。在这个长跑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去完成作业,还可以论文开题的,还可以去看长篇小说。我在考研的时候别的事都没弄好,但是看了好几篇长篇小说,《子夜》、《四世同堂》等都是在考研的时候看完的。
最后,我觉得考研这个过程给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看书更加有逻辑性了,拖延症慢慢地在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增加。在这段路程中你会犯错,你要接纳自己的错误,然后慢慢改正,那就是你的收获。希望大家能在考研这个过程中成长!
陕师专业目录
由于本人报考的是陕师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所以,下面只列举这个专业的专业目录:
| | | | | | |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 (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 | | |
由上表可以看出: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公共课有(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或或(202)俄语或(203)日语(三选一),专业课一是(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二是(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两门专业课所用的参考书:
(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参考书目:
(1)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
(816)语言综合(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参考书目:
(1)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2)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3)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以上所列的参考书目就是备考陕师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时所必须用到的参考书,我在备考(716)文学综合(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科目时还参考了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有限,看参考书目里的书籍就足够用了。
|